• 网站无障碍声明
  • 长者模式
  • 浏览辅助工具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热词搜索:
福利
政策
维权
就业
招聘
2018年03月06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 新闻头条
  • 办事指南
  • 残联要闻
  • 专题报道
  • 友情链接
  • 省残联直属事业单位
  • 网站地图
  • 政府推荐

残联要闻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残联要闻

“人工耳蜗国家工程中心”有望在沪成立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2-11
  • 切换背景色: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2上海人工耳蜗临床技术高峰论坛日前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举行。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人工耳蜗的术前评估、术后言语康复和评估等临床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与此同时,高昂的费用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对此,专家呼吁,无论是政府或者是爱心人士,都应该向这些不幸的孩子捐助资金并开展手术,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首批接受手术的患者已大学毕业

    我国有2004万听力残疾患者,其中739万是需要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而且每年还有大约3万的耳聋新生儿。“人工耳蜗植入日益广泛开展使越来越多的聋儿恢复听力。四岁以前是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极重度聋患儿只有尽早植入人工耳蜗才能恢复听觉。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经过言语康复训练,大多可以在正常学校学习,融入有声世界。”据王正敏院士介绍。

    上个世纪90年代,王正敏为一对兄妹成功率先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两人均已经大学毕业,并且有着很好的工作。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人工耳蜗手术进一步进行规范,”据专家介绍,所谓的规范是指明确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整个手术的技术需要规范,以及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需要规范。

    专家呼吁政府加大投入

    日前,上海市人工耳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资助建设。在王正敏院士领衔的国产人工耳蜗前期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依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优势,实现上海在人工耳蜗技术领域研究和应用水平上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截至目前,,国内大约有2万名患者已经接受人工耳蜗手术,其中5000名患者是在上海进行手术,三年内‘人工耳蜗国家工程中心’有望在沪成立。”据介绍,可持续地开发适应市场需要而且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耳蜗技术,需要构建一个技术领先、配套完整、对人工耳蜗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公益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中心正在为创建“人工耳蜗国家工程中心”而努力。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但人工耳蜗价格昂贵,20万元左右的市场价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即使是国产的人工耳蜗,也需要七八万元的费用。”对此,专家呼吁,无论是政府或者是个人,都应该加大对这些患者的捐助,从而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回到有声世界。

来源:青年报

分享到:
  • 网站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陇ICP备19000722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
  •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
  • 制作维护:甘肃省残联信息中心
  • 技术支持: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维护单位联系方式:0451-55664482
党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