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声明
  • 长者模式
  • 浏览辅助工具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热词搜索:
福利
政策
维权
就业
招聘
2018年03月06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 人事招考
  • 事业文件
  • 政务公开
  • 事业论坛
  • 预决算公开

事业论坛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信息公开
  4. 事业论坛

金昌市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

  • 来源:省残联康复处
  • 发布时间:2022-08-11
  • 切换背景色: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近年来,金昌市残联致力于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救助工作,坚持在发现上抓早,干预上抓小,康复救助上“应救尽救”,在残疾儿童康复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早”的基调,切实打牢康复基础

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的关键,儿童越早得到治疗,康复的效果就越好。

(一)在机制上早纳入。金昌市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制,将儿童残疾筛查纳入《金昌市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卫生健康、扶贫、教育等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二)在筛查时早发现。严格落实《甘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做实做细儿童体检、疾病筛查等工作,不断提高筛查覆盖率及转诊率、随访率、干预率。目前,金昌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提供儿童疾病初筛、复筛服务,实现了0-6岁儿童疾病筛查全市覆盖,确定残疾诊断机构4家。去年,全市新生儿的疾病筛查率为99.77%,共有15035人次的0-6岁儿童在正常体检中完成了听力等疾病筛查,为儿童残疾早期发现打下良好基础。

二、突出“小”的关键,努力提升康复效果

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期。牢牢抓住这一阶段,将为他们回归社会、重启人生创造可能。

(一)抓好“小”的动态数据。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需求调查,按照残疾儿童康复价值的不同,分年龄、分类别建立残疾儿童数据库,常态化做好数据调查与动态更新,随时掌握残疾儿童信息数据。利用好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基础数据平台,积极关注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数据采集工作,在统计辖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需求上下功夫,指导基层调查人员根据残疾儿童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精准地评估康复需求,从源头上精准掌握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人数。

(二)扩大“助”的覆盖范围。为抢抓治疗时间,保障全市残疾儿童人人享受康复服务,保障每一位残疾儿童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金昌市将康复工作重点目标放在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上。近年来,在实施国家和省上项目的基础上,市县区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将全市符合条件有康复意愿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现康复救助全覆盖,应救尽救、应转尽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从2020年起又将救助范围扩大到了7-17岁,使康复价值高的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三)突出“效”的考核机制。在康复服务中,根据残疾儿童自身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精准制定个性化方案、突出“一人一案”个性化康复服务,确保残疾儿童“应康优康”。

三、力求“严”的保障,强化康复救助的可持续性

不断拓宽救助途径,构建政府救助+医保报销+社会募捐“三位一体”的救助模式。

(一)建立政府救助机制。制定《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金政发〔2019〕18号),积极实施国家和省上残疾儿童救助项目,市县区财政按照1:1比例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先在全省将儿童角膜移植、先天性白内障复明、唇腭裂手术康复项目纳入救助范围,提出儿童角膜移植和先天性白内障复明手术费每例不低于1万元、唇腭裂儿童康复训练费每人每年不低于1.6万元的救助标准。

(二)加强医保政策保障。在享受政府救助的基础上,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可享受住院医保报销政策。针对在校残疾儿童或监护人陪护时间有限无法住院的残疾儿童,市残联积极推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医保政策,维护残疾儿童康复权益,结合办理政协第九届金昌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纳入特殊疾病门诊报销范围的建议》的议案,通过多方协调将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纳入特殊疾病门诊报销范围,给予年度限额报销,进一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保证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效果。

(三)鼓励社会专项募捐。为了使康复价值高的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得到最佳康复效果,金昌市政府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市残联发起金昌市“救助残疾儿童•康复启航梦想”爱心募捐行动,制定了《金昌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爱心募捐资金管理办法》,社会募捐资金专项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四、推行“亲”的服务,不断提升康复救助质量

经办服务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温度和群众的获得感。

(一)切实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解决好服务由“谁提供”的问题。建立完善以金昌市康复中心医院为龙头、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乡镇村(社区)康复站(点)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补充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康复服务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定点机构监督管理。严格“一年一签”“一季一拨”“一月一结”“不定期检查”项目资金监管流程;规范“一筛查、二评估、三建档、四训练、五评价”康复服务流程,在保证正常运营的状况下努力提升康复服务质量。积极履行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职责,通过开展康复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残疾儿童提供免费车接送服务、为康复路途较远的残疾儿童及家长免费提供住宿服务和就餐场所等暖心服务,让残疾儿童家长“少跑路”。截至目前,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免费住宿服务1440人次、免费车接送服务15600人次,切实为县区残疾儿童家庭解决了远途康复难的问题。

(三)强化康复专业人才培训。解决“谁服务”的问题。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市、县区对辖区康复服务的机构管理和技术人员、村(社区)康复协调员、医生开展业务培训,每年举办多层次康复培训会、座谈会、推进会,累计每年培训230多人次。践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理念,积极选派康复工作者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康复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救助服务质量。

今后,金昌市将不断拓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路径,积极为残疾儿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康复服务,逐步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使更多残疾儿童实现康复梦想。


分享到:
  • 网站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陇ICP备19000722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
  •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
  • 制作维护:甘肃省残联信息中心
  • 技术支持: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维护单位联系方式:0451-55664482
党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