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声明
  • 长者模式
  • 浏览辅助工具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热词搜索:
福利
政策
维权
就业
招聘
2018年03月06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新闻报道

  • 工作动态
  • 基层信息
  • 自强助残
  • 视听在线

自强助残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报道
  4. 自强助残

自强不息 勤劳致富—黄花乡凉水泉村残疾人袁军换同志典型事迹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1-25
  • 切换背景色: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袁军换,男,汉族,崇信县黄花乡人。生于1965年7月,现年48岁,小学文化程度。二十几年前因一次意外事故,致使他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缺失。

多年来,袁军换夫妻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毅力致力于农村产业致富,大胆创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全乡的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2000年,袁军换夫妻怀着干一番事业,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坚定信念,带着300元到西安学习养殖技术,在一家养猪厂打工,他们不在乎工钱的高低,不怕苦、不怕脏,什么活都抢着干,虚心了解观察养殖的每一个环节,翻资料、记笔记,不分昼夜守在养殖厂猪棚内,就这样,经两载的寒暑春秋,终于如愿以偿地学到过硬的养殖技术,他决心回乡创业。2002年8月,他凭着几年外出打工积累的经验,抓住农村养猪市场行情看好的有利时机,在自家院里修起了3间温棚养猪,拿出多年积蓄的5万元,购买良种仔猪250口,购买优质配方饲料,在喂养环节、疾病预防、科学育肥等方面,严格要求标准化规程操作。2003年出栏猪150口,直接收入6万多元。2004年3月又与西安宏达肉食品公司签订了200口购猪合同,在凉水泉村委会的帮助下,投资20万元与4户群众创办了凉水泉荣盛养殖园,自己修建养猪温棚4座40间,当年创产值18万元,收入8万元。2007年他又积极筹措资金引进养殖甘白、约克、杜洛克等良种猪750口,出售良种仔猪和育肥猪734口,实现销售收入59.8万元。2008年他又大胆租赁高年正卯公司建办了高年养殖园,修建养猪温棚10座50间。2009年猪饲养量达到830口,出售育肥猪650口,实现年销售收入65.6万元,年纯收入达29万元,解决了15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月收入达1200元。2010年建成凉水泉优质标准化红富士苹果园3500多亩。2011年与客商一起建办黄花塬肉牛育肥中心,养殖肉牛210头。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的致富明星,被评为“产业致富带头人”。2013年在全省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养殖能手培训班上,被省残联评为“优秀养殖专业户”。

袁军换同志养猪成功了,经营的两个养殖园效益十分可观,但他常说:自己富了不称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时时牵挂着周边的乡亲,充分利用荣盛养殖园这个阵地,把养猪的技术传授给热心养猪致富的青年,他积极向村上谏言献策,组织本村及周边青年成立了“养猪产业协会”,发展协会会员55人,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会员和广大青年学习先进适用技术、种猪繁育、育肥、疾病预防、市场行情等方面知识和信息,在荣盛和高年养殖园投入资金2000多元,分别举办技术指导培训班5期270多人(次),并购置了60多张养猪光碟,供群众传阅。据统计,他在不断壮大养殖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带动作用,为全乡和周边的青年提供良种仔猪800多口,带领本村王生福、黄花塬村闫李龙等20多个养猪户,使他们成为发展产业致富的带头人、好帮手,家庭经济年收入可观,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日子过得更加舒适,有力助推了黄花乡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残疾人创业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

来源:崇信县残联

分享到:
  • 网站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陇ICP备19000722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
  •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
  • 制作维护:甘肃省残联信息中心
  • 技术支持: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维护单位联系方式:0451-55664482
党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