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声明
  • 长者模式
  • 浏览辅助工具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热词搜索:
福利
政策
维权
就业
招聘
2018年03月06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康复服务

  • 业务文件
  • 业务服务
  • 残疾预防

业务服务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业务工作
  4. 康复服务
  5. 业务服务

新生儿妈妈如何预防婴幼儿期的耳聋?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5-29
  • 切换背景色: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1.避免意外伤害。家长应避免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滚入耳道,引起外耳道黏膜的损伤和感染。同理,应避免用发卡,耳勺等工具给小孩子挖耳,防止鼓膜外伤穿孔,引起听力损伤;

2.防止中耳感染。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给婴儿哺乳时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避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致奶水误入咽鼓管;用奶瓶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尽量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

3.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残疾。要按时接种传染病疫苗,小儿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4.避免噪声污染。婴儿的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造成损伤。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

5.警惕药物致聋。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时要慎重;

6.细心观察婴幼儿的听力发育,一旦怀疑孩子听力或言语发育有问题,应及时去耳科或听力康复机构排查。

分享到:
  • 网站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陇ICP备19000722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
  •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
  • 制作维护:甘肃省残联信息中心
  • 技术支持: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维护单位联系方式:0451-55664482
党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