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声明
  • 长者模式
  • 浏览辅助工具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热词搜索:
福利
政策
维权
就业
招聘
2018年03月06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新闻报道
  • 政策法规
  • 业务工作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网站帮助

信息统计

  • 业务文件
  • 业务服务

业务文件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业务工作
  4. 信息统计
  5. 业务文件

关于印发《2011年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5-26
  • 切换背景色: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关于印发《2011年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的通知

 

各市(州)、甘肃矿区残联,省残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2011年度全省残联系统统计调查结果,省残联编写了《2011年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现将《公报》印发给你们,供参阅。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2011年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残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盯紧抓实“十大助残民生项目”,着力突破“四个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瓶颈问题有效破解、残疾人状况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的良好态势,领导重视力度之大,难点工作突破之多,扶持政策出台之实,残疾人受益面之广,助残氛围营造之浓均属前所未有,全省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康复工作

2011年,通过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和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及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为3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了有效康复服务,康复工作在基层得到积极开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覆盖面明显扩大。

86个县区市全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图1),其中有3337个社区开展工作,比上年增长84.6%,社区康复协调员总数达2683名,比上年增长106.1%,为15万残疾人提供了社区康复服务,比上年增长35.7%。

全省各级视力残疾康复机构14个,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2293例,其中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7528例,比上年增长3.6%,占总数的61.2%;为1082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比上年增长80.3%;为43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比上年增长87%。

本年度有526名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在全省17个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和家庭中进行训练,其中新收训447名儿童,比上年增长43.3%,有70名儿童训练后进入普通小学、幼儿园及特教学校学习,有30名和108名儿童分别接受了国家抢救性康复项目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救助。

全省有31个县区市开展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检出精神病患者62990名,监护53162名,显好35013名,参与社会27588名,肇事58人次(表1),有1881名贫困患者受到各类救助;全省4个孤独症康复机构对机构内患儿进行了有效训练。

表1全省精神病防治工作各项指标

 

病人数

(人)

检出率

(‰)

监护率

(%)

显好率

(%)

参与率

(%)

肇事率

(%)

62990

5

84.4

65.9

51.9

0.1

 

 

 

 

本年度有1452名肢体患者在全省23个康复机构接受训练,训练人数比上年增长26.7%,其中脑瘫儿童系统康复训练373名,肢体儿童训练170名,肢体成人训练909人。

全省14个康复机构对375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系统康复训练220名,社区家庭训练155名。

全年各级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机构供应种类有104种、辅助器具13730件,其中矫形器装配71例,假肢装配525例,其他13134件(图2)。

二、教育工作

2011年,通过实施“春雨行动”等助学项目,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保障,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4301人,其中视力残疾358人,听力残疾358人,言语残疾300人,肢体残疾1376人,智力残疾1021人,精神残疾177人,多重残疾711人

高中教育阶段,有173名视力和听力残疾学生在2所特教高中就读。

全省有206名残疾考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96人,特殊教育学院录取10人。

三、就业工作

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系列援助服务活动,培训城镇残疾人9255人,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9809人。截止2011年底,全省城镇残疾人就业116069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按比例就业32525人,集中就业23862人,公益性岗位就业3039人,个体就业56643人(图4);农村就业500298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394389人;扶持创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121家,扶持135名特困盲人按摩师就业;组团参加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团体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

四、社会保障工作

2011年全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将51万城乡残疾人纳入低保,比上年增长59.2%,其中城镇8.8万,农村42.2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并在已补差基础上普遍提高20%

全省有21万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18.2%;参加新农合的农村残疾人达到95%以上;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残疾人参保工作全面推进,65个试点县的31.8万农村残疾人和4.4万城镇残疾人参加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托养服务方面,有1938名残疾人在全省43所托养机构接受寄宿制或日间托养照料服务,比上年增长16.9%,有15904名残疾人接受居家托养服务。

五、扶贫工作

全省广泛开展多形式社会帮扶活动,扶持10万残疾人脱贫,比上年增长7.4%。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375万元;争取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资金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图6),其中项目贷款2800万元,扶持870贫困残疾人,到户贷款1000万元,扶持520名贫困残疾人。

      地方投入实用技术培训资金503万元,培训3.7万残疾人;结对帮扶单位3630个,结对帮扶个人41077人;全省43个扶贫基地扶持带动4861名残疾人;投入资金6339万元,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7264户,受益残疾人8635人。

六、宣传文体工作

2011年,省残联会同省委宣传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意见》,促进了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省及市州主要报纸、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开辟残疾人事业专版22个,专题节目33个,省和9市级电视台开播了手语新闻节目,全省残疾人工作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网》、《甘肃日报》等中央及省内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宣传报道7200多次;省和11个市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全省各地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月”活动,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示范社区25个,在兰州、天水、张掖建立3个“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比赛展览32次;举办了第二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并组织优秀节目参加第六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获团体第一名。

省市举办24次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参加人数达3504人;设立残疾人群体活动示范点29个,培养体育健身指导员35人;建立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9个,专职在编人员9人;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取得团体第17位,金牌总数第16位,创5项世界纪录、破9项全国纪录,我省运动员参加世界特奥会上获1金1银。

七、维权工作

2011年是我省残疾人政策法规密集出台的一年,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省市县共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133个,比上年增长224%;各级人大执法检查和政协专题调研83次;举办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72次,参加人数59078人;举办残疾人工作者法律培训班34个,培训人数1777人。

全省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机构逐步建立完善,服务能力普遍提升(表2)。

表2  2011年全省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情况

 

 

法律救助协调机构(个)

法律救助

法律援助

工作站(个)

办理案件(件)

工作站(个)

办理案件(件)

省  级

1

1

67

1

11

市州级

15

15

6

15

72

县  级

30

29

137

79

962

合  计

46

45

210

95

1045

省市县三级共有20名人大代表和88名政协委员,协助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共计72件,各级残联办理各级人大和政协提案、议案48件。

全省有44个市县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工作,全年实施8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3万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全省各级残联全年共接到来信1280件,接待来访9182人次,分别较上年下降了0.9%和26.3%(图7)。

八、组织建设工作

20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全省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代表性得到较大加强,干部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与广大残疾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积极推进。以县为单位,县(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整体推进,86个县级残联全部达到了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137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残联,17024个村(社区)全部建立残协;志愿者登记注册82764人,受助残疾人超过12万人。

省市县乡残联编制和实有人员共有2921个和3801人,分别较上年增长2.9%和14.7%,直属事业单位75个,编制529个,省市县残联共有191名残疾人干部,乡村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11735名

全省残联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省残联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市县政府残工委主任高级研修班,举办了全省市县残联理事长培训班,全年各级残联举办综合培训班766期,培训2.5万人次;有2745名优秀残疾人被收入残疾人人才库。

各级5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全部建立,协会工作更加丰富活跃。

九、信息化建设工作

各级残联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2011年全省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180.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信息化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加大省级门户网站和业务数据库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强化网上服务,无障碍改造网站,省残联网站访问人数达10.3万人次。全省14个市州级残联和18个县级残联已开通公众服务网站,比去年增加5个。

截至2011年底,全省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共采集42.8万残疾人的基础数据信息,采集率为22.9%,覆盖全省86个县区市。

分享到:
  • 网站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陇ICP备19000722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79
  •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
  • 制作维护:甘肃省残联信息中心
  • 技术支持: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维护单位联系方式:0451-55664482
党政机关
​